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反倾销形势严峻
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反倾销形势严峻
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生的4000多件反倾销案中,针对我国的占11%,其中石油和化工产业的“重灾区”
1948年1月1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其中第6条为反倾销规定)正式生效,1949年欧洲发生第一例反倾销案,到2001年上半年,世界范围内共发生反倾销案4100余件,有1/3以上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反倾销案件数量不断上升:1995年156件,1996年221件,1999年达到339 件;2000虽有所下降,也达251件。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产品实施反倾销以来,至2001 年3月底,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422起,在全部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和最终裁定的比例均居世界第一位。
有专家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倾销指控的历史。反倾销案共涉及到10多个行业4000多个产品,涉案金额超过500 亿美元,其中化工、冶金、五矿、纺织等成为遭受反倾销的主要门类,导致我国国外市场严重萎缩,国内产业严重受损。这其中,化工又是“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1979-1999年欧盟对华85起反倾销案中有33件涉及化工产品;1980-1999年美国对华72件反倾销案中有24件涉及化工产品; 1982-1999年澳大利亚对华30起反倾销案中有15件涉及化工产品;1992-?1999 年韩国对华14件反倾销案中有7件涉及化工产品;1994-1999 年印度对华24件反倾销案中有18件涉及化工产品,比例高达75%。
总体来看,对华反倾销案近年呈现数量、提案国家、涉及产品增长迅速的趋势,其中有些现象值得引起注意。1)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力度加大。1990 年以前对华反倾销案的提起国主要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近10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件快速增长,据统计,国外对华反倾销立案前10名的国家占全部对华立案总数的86%,前10名中发展中国家有 5个,立案数占前10名总数的35%。某发展中国家于1993年对我国10大类、2000多个税号、4000多个产品同时立案,后虽经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多次交涉,至今仍有1300多个税号、2000 多种产品被反倾销。
不可否认,有些发展中国家有利用反倾销手段掩盖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2) 案值逐年增加。20年来反倾销案给我国出口造成的直接损失达 100 亿美元以上,1999年最高,为10亿美元, 2000年为6 亿美元,也属较高水平,单一案值超1亿美元的有15起。3)对我国产品倾销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针对的大多是我国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一些重点产品反复遭到反倾销调查。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出口产品曾多次遭到一国反复反倾销调查和多国同时反倾销调查,形成对我国出口产品围追堵截之势,其目的就是要将我国产品挤出市场。如1995年以来,我国甘草膦除草剂先后遭遇欧盟的反倾销、反吸收和反规避调查。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